近日,我市音乐届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市京剧团业务团长郝子奇在721日举行的“中国梦·庐山情·大音中国音乐盛典·千名音乐人唱响庐山”音乐大赛上,一路过关斩将,荣获演唱金奖。

  在得知消息后,记者采访了老朋友郝子奇。还是那头“波浪起伏”的浓密头发,身架子粗壮敦实,厚实的胸腔像一只硕大的音箱,说话底气十足,他这些标志性的形象一点儿都没变。

  据郝子奇介绍,这是他今年荣获的第二个大奖。第一个大奖是四月份在北京参加的“中国梦·音乐情”全国声乐大赛银奖。时隔三月,他又捧得了金奖。谈起荣获的这个大奖,郝子奇还有些兴奋,他告诉记者,这次在江西庐山举行的大赛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大众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杂志社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评委也都是重量级别的。像曾培养了青歌大赛金奖获得者吴娜、孙维良的靡若如,青歌赛主评委、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孟玲,著名军旅词作家、诗人邬大为等。如此多的歌坛、乐坛“大佬”云集,为比赛增加了份量。

  大赛进行得也很透明,采取了现场打分,即出结果,公平公正。在初赛中,郝子奇先以一首自己作词,我市作曲家郝漫生作曲的《北大洼,我的故乡》杀入决赛。在决赛50名选手中,他以一首抒情歌曲《再见了,大别山》荣获民族专业组第一名,获得大赛金奖。

  评委对郝子的评价是“山东小伙子唱得不错,台风稳健,豪迈奔放,情真意切。”记者感觉很奇怪,问郝子奇:“你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怎么人家还叫你小伙子?”郝子奇听后哈哈大笑说:评委中全是七八十岁的老前辈,而我才五十来岁,他们叫我小伙子理所应当,不足为奇。郝子奇说,评委在肯定他唱功的同时,也指出了他唱法上的一些瑕疵,例如唱法有点“左”,还有些硬,在高音细节上再完善一下。

  郝子奇说,比赛完毕后,获得大奖的选手名字被刻在了庐山上,以作永久纪念,这让他很激动,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和激励。最让他兴奋的是,从庐山回到寿光后,曾十二次担任过青歌赛大赛副总评委的靡若如委托助手给他打来电话,想邀请他到北京学习,并意欲收其为徒,郝子奇受宠若惊,当即答应,并打算近期赶赴北京。

  年已五旬的郝子奇这次喜获国家级大奖,算是对他几十年来坚持歌唱梦想的最好回报。回忆自己的从艺之路,他颇多感慨。他告诉记者,自己是营里九曲村人,父母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他从小就跟父母到处表演,耳濡目染地慢慢迷上了舞台。毕业后,郝子奇去了寿光盐场工作,在单位一次节目联欢会上“一唱成名”,1987年市京剧团把他招入,从此“盐包工”摇身变成了“歌唱家”。

  1990年,郝子奇在全国歌手选拔赛山东赛区民族唱法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受到评委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1991年他还受到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的指点。因为郝子奇发音酷似李双江,在演出时,很多观众都称其为“小李双江”。

  2003年,由于唱功好,业务素质棒,郝子奇担任了市京剧团的副团长,并负责下乡表演。每到乡下演出,他都要负责联系场地,安排节目等,有一时一天接演好几场,每个场次都要安排好。还要根据观众年龄段,对节目喜好的不同,综合考虑节目的安排。数年来,他带领团队一年至少演出300多场,一天最多的时候他能演出六七场,他自己调侃自己“台上是美人,台下是累人”。

  近几年,民间艺术团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虽然良莠不齐,但对京剧团是一个不小的冲击,意识到这一点,郝子奇协调团里积极引进人才,丰富节目内容提高吸引力。特别是他在演唱时,有意识地加进一些“娱乐”元素。例如在演出《三国演义》时,他一边唱,一边画张飞、关羽等人物,歌唱罢画完毕。在演唱《霍元甲》时,早年习过武的郝子奇,一边唱,一边打上一套飞龙套、螳螂拳等,全样的艺术形式,广受观众好评。

  郝子奇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面临诸多的困惑和诱惑。他说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过多的演出,使自己的嗓子有点受不了,再就是演艺界一些赛事的黑幕等,都曾让他心寒。朋友也有嫌他唱歌不挣钱,想和他合伙做生意发大财的,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一直在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歌唱事业,同时也收徒传承歌唱艺术,像“棉花哥”杨连忠,“破烂哥”杨友亮等都是他的爱徒。

  郝子奇最近打算在寿光开几场个人的演唱会,这对于他来说很重要,因为他始终难以忘怀乡亲们的厚爱,他说自己的嗓子是为父老乡亲生的,他的根在寿光。他舍不得演唱了一辈子的乡村舞台,那是一种血浓于水难以割舍的情结。

记者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