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评论员 朱钟泉

  大量的报道显示,这位企业主的遭遇并非个案。以前媒体集中报道企业欠债很多,似乎企业尤其私企老板“跑路”,是农民工被欠薪的根源,但事实并非如此。有过企业工作经验的朋友私下几乎有一个共识,说起来让人感觉凄凉,那就是社会上不遵守合同、不诚信的不全是企业,个别情况下是政府。

  那些赖账不还的政府机关被百姓称作“官赖”,而“官赖”几乎各地都有。政务诚信是社会诚信的风向标,而“官赖”正是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最大危害。

  赖账的原因无非这样几点原因:为了追求政绩一些项目盲目上马,不能量入为出,花起公共资金来大手大脚,事后财力无以为继,欠了债便左推右躲。欠账还钱,天经地义,更何况是作为公权、强势一方的政府部门?这种事前谋划失策、事后逃避责任的行为,把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置于何种地位?自古以来民不告官,说到底是某些人公然违法,而违法成本过低,惩罚力度不够。企业欠债不还,尚有“治赖”通报,为何不曾见通报“官赖”?

  另外,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新官不理旧账”。据报道说,有些地方长期拖欠债务,就算是对簿公堂,债权人得到判决,对方却玩起资金“躲猫猫”,致使法院的还债判决书成了“法律白条”。究其原因,一任官员到地方任职,如果财力有限,再“面子工程”情结严重,追求表面上风光,那只能借债发展,必然是寅吃卯粮,致使财力更加入不敷出,后一任接班以后,如果替前任还账,会觉得“太冤枉”。官员举债并无约束,继任官员不仅不理旧账,反而效仿、攀比,导致政府负债越来越多,于是“官赖”现象恶性循环。

  第三种情况是,在某些项目建设上,不少部门明知无力投资,仍然坚持上马,办法就是拿企业欠债来顶,为此甚至宁愿把工程价格抬高,来吸引建设方投资。一般的政府债权人很少采取诉讼手段要账,有时即使打赢官司,也很难讨回债务,还得罪了领导,而是采取花钱打点找关系。所以“官赖”问题复杂,甚至涉及腐败。不是有离任审计吗?有些部门在举债当初就已经考虑好对策,内外两本账,公然造假账,蒙混过关。


所以,说底到是这些人法制意识淡薄,“官老爷”心态严重,根本没把欠债当回事儿,“平台只管借钱,部门只管花钱,扔给财政还钱”,才有后任不管前任事、罔顾法律程序等怪现象。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是公众诚信的楷模。如果政府诚信危机,建设社会的信用体系从何谈起?“国以诚立心,人以诚立身”,这些道理他们不是不懂。“官赖”现象之所以成为顽疾,症结就是缺乏问责和惩戒机制,失信成本太低,失信者付出的代价太小,守信者往往成为受害者,结果是“老实人吃亏”。如此下去,“官赖”现象岂不是愈加严重?

  治理“官赖”,必须像中央反腐的力度一样,重拳出击,严惩不贷,并且建设守信制度,建设政府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制度笼子”,让“官赖”付出代价,要么采取拍卖超标楼堂馆所、超标车辆等方式清偿,要么与其官职政绩考核挂钩,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只有建设诚信的政府,才会有诚信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