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哭,成年人就想方设法制止,温和一些的“哄”,粗暴一些的吼骂,或者恐吓,总之哭是被禁止的。孩子与自己的真实感受割裂,对自己想哭的冲动感到羞耻,习惯压制这些情绪,这些都为将来的心理问题乃至精神疾患打下了基础。


  抱慰、倾听、陪伴,家长们改变一下做法吧!

  我所熟悉的中国家庭故事里,哭,像是一种罪过。特别是孩子的哭,本来孩子的心是最纯净的,哭的原因最容易找到,也最容易安抚,但太多中国父母对孩子哭泣的态度,达到了变态的地步。一旦发生了事情,他们不会想着去理解孩子,而是打骂孩子,逼迫孩子不哭,这是对孩子何等的残酷。

  这样做的逻辑是,我们不去理解对方的感受,不去了解对方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只寻求表面上的没事。

  一位妈妈告诉我说,她的孩子一次对她说,我想哭,但怕爷爷奶奶说我。妈妈说,你哭吧,我挡住他们。果真,孩子一哭,两位老人过来着急地问:“发生什么了,你妈打你了吗?”简单解释后,她请两位老人出去,把门关上,让孩子安心地哭。哭了一会儿后,孩子停下来说,好多了。

  对哭泣的态度,也是中国父母乃至所有中国成年人对待感受的态度。哭,像是罪过;谈感受,像是羞耻。原因是:你哭泣时,勾起了我内在哭泣的冲动;你谈感受,勾起了我向人敞开心却不被看见甚至被羞辱的羞耻感。

  矛盾的是,中国父母与大人一方面不接受孩子哭,另一方面他们又喜欢“逗”孩子。

  

  三位网友讲了三个残酷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昨天在电梯里,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喊妈妈帮忙把牛奶盒子打开,央求了好久,妈妈接过来打开自己喝了,孩子“哇”地就哭了,妈妈跟旁边的人哈哈大笑,觉得是在逗孩子玩。为什么成人总是喜欢辜负孩子对我们毫不设防的信任?

  第二个故事:“逗”小孩子,有个极端的真实案例:有个小孩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一群大人拿孩子开玩笑,说你爸妈不要你了,再也不回来了,那孩子一听就哭了,说不是的,但那些大人起哄说就是不要你了,孩子哭着跑了。后来天天跑到码头等船,一开始大家不在意,但后来发现小孩精神不正常了。

  第三个故事:小时候读幼儿园之前,妈妈上班就把我锁在家里,我每天坐在阳台上,以前的阳台是栏杆式的,我就坐在栏杆边上,腿伸出去,手扶着栏杆,哭着要妈妈。这件事一直被爸妈拿来当笑话讲,学我的口气说“妈妈要我”。

  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只怕每个中国孩子成长中都经历过,这让我不禁想:把残酷的事实当成笑话,也算是一种特色吗?特别是这种事最容易发生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多少人有这样的经历?你觉得最受伤和最屈辱的事情,一直被父母当笑话讲。

  我自己的理解是,中国广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灵仍然敞开而单纯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样绝望、粗糙、鄙俗。既不让孩子哭,又喜欢“逗”孩子,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看,该是何等奇异的特色啊!

  主持人 徐凤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