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1977年,由丰城供销社主任杨立仁主持,在原商贸街东建成了营业大楼,称作丰城供销社百货大楼,这是丰城有史以来第一座大楼,1978年元旦开张营业,周围二三十里的村人多来观光购物。”这是在《古镇丰城》中记载的“城西第一楼”——丰城供销社百货大楼。
   “那个时候,十里八乡说起‘到楼上买东西’,就是到丰城街这个小楼,布匹、生活用品等应有尽有。我印象最深的是二楼西头是卖文具的玻璃柜台,我去买过一两次那种黄皮儿白纸儿的‘演草本’,一百页,顶普通本子三四个厚,算是高档文具了!”这是“丰城乡城南村”“80后”田先生记忆中的丰城供销社百货大楼。
   7月4日,记者来到化龙镇原丰城乡大街,一座二层小楼静静地“躺”在那里。红色的油漆大门锁着,一个个老式窗户关着,楼墙陈旧又敦实,一楼被改造了几间房,装了空调,安装了防盗窗。这一切都与周边的楼房、车辆、商场不搭调。这就是现在的丰城供销社百货大楼。这里,曾经是丰城的“市中心”,曾经是人们簇拥而至的地方,不过,承载着几代人回忆的“大楼”,如今似乎被人遗忘了。化龙镇的田先生每次回家经过这个小楼,都感慨万千。“这是丰城乡的第一个楼,承载着好几代人的记忆,看着它的现在,有点让人心酸,总觉得我们应该对这样的地标性建筑关注一下,保护一下,不能这么荒废了。”
   1977年的“寿西第一楼”,51个村的“市中心”
   化龙镇丰一村党支部书记张可元回忆,当时这个楼就建在自己村,建这个供销社大楼的时候,村里人都很好奇,因为那时村里人还都住“草屋”,没见过用钢筋、水泥建造楼房的。“那时我上初中,放学以后还去搬砖帮忙呢,搬100块砖能挣3毛5分钱。那时也没有吊车,二楼的楼板都是‘人拉肩抗’弄上去的,很不容易。”张可元说,建成后的大楼,每层高3.7米左右,每层楼14间,每间3米宽,东西40多米,南北9米左右,“建得很大气”。当时,整个寿光一样标准的供销社大楼共建了6个,分别在“前杨、寒桥、台头、丰城、田马、羊口”。
   据张可元介绍,1977年大楼建成后,成了丰城乃至整个寿光县城以西的“地标”,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楼”。当时因为是供销社百货大楼,东西很多,种类比较全,再加上周围方圆几十里没有楼房,周边51个村的人都跑到这里买东西,很是壮观,“就像市中心一样”。
  开业当天人多得把柜台挤破,“放一批人进一批人”
   记者采访到了1988年在丰城供销社干经理的李树庆。那时他是南柴门市部的负责人,当天大楼开业的时候,各个村20多个门市部的职工都到乡里帮忙。令他记忆很深的当时人太多了,为了维护现场秩序,十几个职工拉着手围着柜台,挡着人群,但人太多,最后柜台还是被挤坏了。“没办法,我们只能把前门关了,暂停‘营业’,然后打开后门,等屋里的第一批顾客走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放’第二批进来。”
   李树庆说,当年供销社周围是乡上最繁华、热闹的地方。除了供销社大楼,大楼东侧是供销社饭店,西侧是生资门市部。“逢五逢十”,是乡上大集,“赶大集”“逛大楼”便是当年最惬意的消遣方式。张可元还提到,每到年关,供销社旁边就有马戏团表演。那时村里没有电视,能看到杂技表演,老百姓就高兴得不得了。“这个楼见证着丰城当年的繁荣,很有历史价值。”
   七八毛钱一个的“百页演草本”,逛次楼很自豪
   最初供销社开业,副食百货、五金、鞋帽、棉布、针纺,可以说是应有尽有。“那个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布票、油票、煤票,买这些‘大商品’都需要票。”张可元介绍,当时非农业户口的单位分粮票,农村户口的是村里分粮食。当时是一斤粮票加上6毛钱到供销社饭店能买到一斤半的油条。
   54岁的张可元说,当年自己不到20岁,去供销社拿一毛钱买9块糖,就算是比较“奢侈”的消费。而对于“80后”的田先生来说,八九岁去“逛大楼”,到文具柜台买个100页的“演草本”,也是非常自豪的经历。“尽管只是个二层小楼,但总感觉很高大,很高档,直到现在,里面装的也全是满满的回忆和故事。”田先生说。
   一台吊扇“转”了近40年,从“被宠”转向“孤独”
   李树庆介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供销社内布票、粮票等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大楼的经营方式暂时还没有改变,依旧是统一进货、统一进价、统一销售。“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供销社统一经营的方式开始变得步履维艰。我1988年去干经理后,就把原来的副食百货、五金等八个班组合成了四个,职工也开始减少。”
   1998年,原来在台头供销社的郑子龙来到了丰城供销社干主任,一直到现在。郑子龙介绍,受市场经济影响,从1998年8月底,供销社就开始对外承包,并陆续成为个体经营。再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丰城乡多层建筑也逐渐多了起来,慢慢地,二层小楼从最初的“万人宠爱”也渐渐落寞,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采访结束时,张可元领着记者看了里屋屋顶上的一台吊扇。“这就是当年开业时候楼里挂的吊扇,快40年了,中间一直没修,还能用。”张可元拉了一下开关线,风扇吱呦吱呦地转了起来。三个吊扇翅子不停地转着,仿佛在诉说着过往,又感叹着时代变迁。
   这份回忆,谁来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