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评论员 朱钟泉

  报道称,2013年,三精制药实现营业收入31.77亿元,净利润646万元,然而同期广告费支出了4.31亿元,约为净利的66倍。“4亿广告费换来利润600万”,一直是舆论的笑柄。我们不懂企业经营,所以不去胡乱评价一家大型公司经营的好坏,但从这组数字对比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购买一件商品,究竟要付出多少广告费?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广告投入在企业经营、商品推广上的作用,但是一个企业如果真正“不惜血本”,密集型“狂轰滥炸”的宣传,这条路还能走得通吗?刘占滨跳楼自杀应该给我们带来启发。

  老百姓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保健品卖的就是广告。“三株口服液”、“生命一号”、“红桃K”……上个世纪90年代,哪一个不火爆?结果呢,红火一时,烟消云散。似乎从未发现有哪一家保健品厂做到过百年企业屹立不倒,红红火火骗一时,烟消云散换门庭。仿佛有一个残酷的现实,原来越辉煌,败得越凄惨。我觉得在中国,保健品的真正消费不外乎这样两个渠道:第一是送礼,第二还是送礼。有多少人会购买保健品来消费,用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我觉得这种消费者少之又少。况且,就算是保健品如他们自己所吹嘘的那样神效,我们的生活水平也远未到这种程度。并且,保健品不是生活必须品,它的经营定价策略一定是高高在上,要让一部分人永远买不起,才能保持它的神秘,才能区分消费者的身份和档次。如果保健品就像白菜馒头一样人人得而食之,反而没有了市场。

  我觉得大多数保健品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它是公然用谎言包装起来的。文雅一点说,给这种东西赋予一种高档、神奇、精致的概念,尽管购买的人并不一定相信它,一旦被包装成时尚的礼品,能为接受者所认识,它就转身成为了一种表达心意的工具。仿佛只有在中国很容易刮起商品旋风:一股脑儿全民补钙、补锌、补铁、补肾……一开始某些专家受雇佣,甚至某些医院也受利益绑架,然后商品旋风越刮越猛。过后,又会有一些专家站出来说,不能再补了,再补就过头了,然后谣言被揭穿,一批企业死掉,但又会冒出其他的保健品来,如此循环不止。因为中国老百姓太多了,老一辈的群众又很容易受忽悠,因为宠大的群众基数,其中一部分如果有了试试看的行动,就足以养活几个公司。

  企业的生生死死本属市场规律,有这样那样的高深理论可以讨论、学习、借鉴。但是,往往越复杂的东西,老百姓常常一句话就能说明白,那就是:不作死,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