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列、第六列文字:“山东盐运使司续增额二万二千引,额重户转,政繁民困,逋逃□间者继□,□□□攘窃之风盛行,国无盈余而民不被其泽。至治改元夏,司令武公至场,欲化民□□其□□□□使民有所□□□□□,乃设以□□圣贤使民有所畏,择明师,申明孝义,无民心之利诱。”说的是山东盐运使司增加盐额后出现的情况和武公到任的时间及采取的措施。在当时生产力水平状况下,骤然增加二万二千引,即880万斤(4400)的盐产量,势必造成灶民更加困苦。灶民逃离,私盐泛滥不可避免。正如碑文记载“额重户转,政繁民困”,民不聊生。此时,如何做好盐业生产,维持国家税收,这是摆在管理者面前首要的任务。武公在至治改元(1321)夏来到官台场任司令,面对困境,考虑的不是采取何种手段压榨灶民完成课盐数额,而是从根本入手,改变民众的思想观念,尽快恢复生产。于是,他以圣贤之道教育官吏民众,让众人有所敬畏;延请明师向民众讲解孝义之道,去小私而尚大义。

  从第六列倒数第三字到第十列的第八字说的是追补往年亏空的情况。“至治壬戌夏,盐运司召讲盐法,督场官追灶民工本以补往年亏课,众皆称□□□,公弗从,曰:苟利于民□□□□□国之利也,今欲病民以补亏课,犹刃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坐间之□灶民。敕牒吾所不拒,勒灶民工本,吾弗从也。官课有亏,乃予职不□以致若是,民所欲□□□□□□□□官皆从。乃设宴,赐以币礼盛馔,慰劳其言,公曰武公不违办课爱民之方,所从者咸许之”。至治壬戌(1322)夏,也就是武公到任的第二年,盐运司发布盐法公告,督促各场官员追回灶民工本弥补往年亏空。工本是国家发给灶民维持生活和从事再生产的,现在损害灶民的利益来弥补以往的亏空,就如同饥饿的人割大腿上的肉填饱肚子一样,肚子填饱了,人也死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是长久之计。武公知道,上级发布的命令自己不能违背,但是勒索灶民的工本填补亏空自己又不愿意,而国家征收的盐课存在亏空是现实问题,如何解决呢?武公认为要弥补亏空,必须从根本入手,在不克扣灶民工本的前提下,号召广大灶民加大生产力度,提高生产量。对完成任务的灶户进行一定的奖励,提高灶民生产的积极性,场里的大小官员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于是就设宴慰劳完成任务的灶民,并发放了奖钱,对他们积极完成任务的做法提出表扬。这类似于现在的先进工作者奖励,褒扬先进也鼓励了其他人,带动了工作的积极性。这种办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从第十列第九字开始到本列结束的文字是:“本场野草常为运民家窃取,□被灶民监获。公委人抚□灶民曰:‘□□□□务,遍假车牛,协力办使公务毕,许汝自取其草,何如?’闻者悦从,愿禅以役。”这段话讲的是官台场运民盗取野草,致使灶民无草可用而引发矛盾,武公安排人约谈双方解决矛盾的情况。因野草的收取而造成不同户籍之间的矛盾在今天看来有点可笑,但在物资极为匮乏的元朝,柴草不单单是生火做饭的生活必需品,而且是灶户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制盐燃料。灶民要完成规定的课盐,并且填补往年的亏空,仅仅靠官府分配的柴草是不够的,必须有足够的野草保证。而灶民每天煎盐,没有时间刈草。运民盗割野草,灶民所用柴草的数量就得不到保证,无疑会增加课盐完成的难度。灶民人心惶惶,无心制盐。武公到场后,安排有关人员抚慰灶民说:“现在完成规定的课盐是当务之急,大家有人的出人,有车的出车,齐心协力办好当前的课盐任务后,准许你们自己收割野草怎么样?”灶民听后当然非常高兴,积极投入到生产中去。

  从第十一列开始到第十二列倒数第十字,文字是:“劝戒恩与数百日,是郊无野火,灶民安逸,运民无盗草之名矣。公尚患民无□□□□以于是察吏之攘窃者,不使遂其奸。民之豪强者,不得逞其欲。赏罚信治具明,教令肃徭役,省追侵渔财物,贮诸仓库以奉补亏。使官令本司令吏掌场,相沿以前所□,而其诚欲阴绝灶民供给之艰,逋逃间者继继秩于本司”。通过采取劝诫、兴学,恩威并施等一系列措施,不过数百日时间,官台场的面貌大变。私自煮盐的情况没有了,运民盗割野草的问题也解决了。在武公看来,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整顿,场风有所改变,但是他还担心民众会遭受到不法官吏以及恶霸的勒索与伤害。于是,严厉查处官吏的攘窃行为,使其不能得逞;加大对恶霸的打击,使他们不能随心所欲欺凌百姓。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赏罚制度,公布于众;下达命令,整肃徭役;严令追缴酷吏、恶霸侵占的财物,储存于仓库中用来弥补往年亏空。接下来仍是武公实施的管理办法:“山东东路都转运盐使司让我来管理官台场,沿袭以前的课盐额,任务相当艰巨,只有在不违背大政方针的前提下,暗中断绝灶民日常供给物资的艰难,才能完成规定的课盐额。”至此,广大灶民看到武公确系施行仁政,体恤百姓,于是,以前逃亡的灶民络绎不绝返回家园,有秩序地来到盐署衙门登记注册。灶民的回归,使盐的产量大幅回升。

  第十二列倒数第九字至第十五列第三字,着重讲修建公廨的事。原文是:“公廨旧无石纪,不知岁月。栋木朽腐,柱石欹侧,毁圮不克嗣葺。公惛然而太息曰:‘不为改作,安能仍其旧乎?’□创修廨,灶民度其功,代其役,以朱元等董其事,不数月,创构正厅七间,暖室三间。鼓楼层檐,悦乎明丽。下当仓库、囹圄。莫不渜然公前尹□□□□,令写此功能闻于肃政”。在武公到来之前这个地方就有衙署,以前没有石碑刻记,不知建于什么年代。现在,房屋的脊檩都已腐朽不堪,顶梁的柱子和垫柱的础石都已倾斜,已经毁坏得不能维修了。武公目睹此景,心情非常郁闷,叹息道:“不重新修建,难道能仍旧保持原来的样子吗?”于是打算修建公廨,计算所用的材料、需要的人工等等,由朱元具体负责修建事宜。不过数月就建成了正厅七间,暖室三间。新建成的公廨鼓楼巍巍、层檐叠起,明亮悦目。众人无不在公廨前热切的议论这威严的公廨,纷纷说修建公廨的功绩,把武公来场后的所作所为上报肃政廉访司。

  第十五列第四字至第十七字,说的是武公官职变化的情况。“举除般阳府路淄川令尹。论二等,升承务”。调任般阳府路淄川令(正七品,平调);政绩考评为二等,提升为承务郎(从六品)

  从第十五列第十八字至第十八列第十二字,主要说民众感激武公的德绩并为其立碑,邀请作者写记及对武公的评价等,最后点明武公名、字和籍贯。“民感其德,乡耆郑珪、朱元闻灶民代以□源运石以刻字師之懋德,李君实状其事以请载。余以乡野后学不可以先长者,请固辞不克,逾勉□乃遍问所闻以告。曰:武公事上临下,将□救其才力固有过逾者,然学问之功,亦不可诬矣。其为政也,知所先后。兴学校,正风俗,化民迁善;严公廨,畏民瘼,使民远罪。可谓道以德政,齐以礼刑。□□且治俚人不以利欲之心,求理义之学,不以理义之获文利欲之私。化民成命之美,不可不纪撰之,为政者亦将有感于斯人。公名秀,字子实,济南人也”。当地老百姓对武公执政期间的所作所为是很感激的,乡耆郑珪、朱元听说灶民准备运石刻纪武公的功德,于是让李君找到作者如实诉说了这件事情的缘由,请作者写文章记载这件事。作者认为自己是乡野后学,不能僭越长者而谦让推辞;多次谦让推辞不了,才勉强答应下来。李君将武公来场后的所作所为一一相告。作者听后说道:“武公对待上级安排的工作恪尽职守,督导场内官民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而不额外增加百姓负担,在管理能力上固然有超过他的;但他执政的方法、措施是不可埋没的。他的管理方法,注重先后,从根本入手。首先兴办学校,理正风俗,教化百姓改过向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严格公务管理,关心百姓疾苦,使百姓远离犯罪,道德引导的同时以政令来治理;礼制同化的同时以刑法来整顿,道德教育与刑律之治相结合。武公所要求的就是教育百姓抛却利欲之心,认真学习礼仪之道,而不是把学到的礼仪作为私欲之心的掩饰。教育百姓成就遵守法纪的美名,这种管理方式不能不记录下来,让所有的管理者有所感悟。”

尹延明 赵守祥 刘书正 冯怀志 朱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