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大程度上,这个社会对于孝与爱已经流于了形式,功利权衡驻守了大多数人的内心。我觉得孝的本质不仅仅是一种义务和责任,而应该是内心血脉相承的痛惜。父母对子女的爱,与子女对父母的孝,可谓相差十万八千里。我不否认有人很孝顺,做得很好。但大多数的人,你用对子女的心的几分之几去对父母了呢?或许这种不对等是上天造人时就置下的天性。因此聪慧的人意识到人性的不足和潜在的邪恶才教导人学着孝与爱。一个尽孝的社会才会有仁爱的环境,世间也会因此而美好。

  不能否认整个社会的普世价值发展到今天,很多东西已经偏离了轨道。环境改变了人与生俱来的良善,感恩不是要求和强迫来完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感恩需要长久的正常的普世价值的滋润,而今天我们需要找到,反思,不再遗忘和淡漠。在滋养感恩之心的过程中,圣人和智者的经典语句是最好的爱与孝的传承润泽剂,会让迷失的人学着去尽孝,学着去爱人,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诵读经典会让功利的社会慢慢回归恬淡。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时,这样回答:“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一个懂得孝的人,才会成为一个有大爱的人。

  女作家毕淑敏说,我不喜欢父母卧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将老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就是对生命的最大不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孝”是稍纵即逝的春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诵读这些经典的语句,一定会触动和温润一些日渐淡漠的心。